首页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策划方案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工作要点 事迹材料 专题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述职报告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策划方案
  • 党建材料
  • 疫情防控
  • 教案设计
  • 工作要点
  • 事迹材料
  • 专题范文
  • 动态清零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2-06-05 09:24:02 来源:公众文档网 公众文档网手机站

    动态清零心得体会7篇

    动态清零心得体会篇1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流调溯源结果显示,近期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都是境外输入来源引起的。而且多地的疫情存在多条传播链条,疫情来源也错综复杂,给溯源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针对点多、面广、频发的疫情形势,我们该如何有效防控,各地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样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冠疫情第四波流行高峰,新增病例已经连续11周报告超过1000万例。亚洲地区呈现快速上升态势,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不断刷新单日新增病例最高纪录。

      本轮疫情流调溯源结果显示,近期本土聚集性疫情均由境外输入引起。3月以来,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加,感染人数快速增长,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在此重要关头,3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是非常重要的,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方向,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政府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对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信心。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把人类推向重大历史关头,对一个国家来说,既是危机,也是大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我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快速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然而,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与以往的病毒相比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导致疫情处置控制难度增加。在全球本轮疫情高位流行的背景下,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常态化防控以来,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坚持就是胜利。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人类和疾病的斗争史,都充分证明人类一定最终能战胜疾病,但什么时候胜利完全到来,要看我们的科技、我们的防控策略和措施等一系列要素的组合。我们也很高兴看到,在和新冠肺炎疫情斗争过程当中,人类正在利用科学技术,我们逐渐有一些有效的武器在使用,这些都是我们的希望,我们一定会积小胜为大胜,所以信心是当前最为重要的。

      坚持就是胜利,也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全球本轮疫情近期不会结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当前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点多、面广、频发,3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感染者超过2.9万例,波及28个省份。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这是新冠肺炎病毒新的流行株奥密克戎株的特性所决定的,传播途径容易实现,再加上人口流动在逐渐增加等要素,它就会很容易使疾病从一个人群走向另一个人群,甚至随着交通频繁增加,会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走向另一个国家,现有的点多、面广、频发,不意味我们国家防控策略、防控方针、防控措施的无效。

      当前防控举措科学有效,但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参差不齐,疫苗在不同人群之间的接种也不平衡,对于当前病毒的流行趋势必须高度重视,认清它的潜在危害,必须下大决心大力气尽快控制,防止其造成持续性的社会传播,以及更大范围的流行和暴发。尽快实现“动态清零”,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多地开始行动,天津、内蒙古、陕西等地推迟招考公务员笔试时间;吉林省禁止本省人员跨省、跨地区流动;北京市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上海全部客运站暂停营运,中小学启动线上教学工作。

      3月18日,西安宣布用11天时间实现了本次疫情社会面清零。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下,不断优化防控举措,更多的地方有望早日实现“动态清零”。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 王贺胜:“动态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快速反应的快速体现在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快速阻断。

      “动态清零”是我国疫情防控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举措。3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疫情防控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所谓总方针,是任何防控工作的总指导,相当于指南针,是必须遵循的。疫情防控牵涉到这么大的面,牵涉到各行各业,如果没有一个总的指南,没有一个总的方针,必定会在思想上松散、在发力上不聚焦。追求“动态清零”,把面上的清零和每一个疫情的清零实行有效结合,通过一个一个疫情的控制,一场一场的胜利,一个阶段性目标一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最终我们一定会走向总体清零的战略目标。

      “动态清零”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精准防控,“科学精准”举足轻重,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让疫情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

      近期,基于抗疫实践,在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中,作出一些重要调整,比如增加了两款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轻症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的Ct值由40降到35等。

      在上海,全市两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24小时运转,严格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措施,对重点区域进行较大范围的主动筛查。

      在采取果断措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农业农村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工作,不误农时春耕备耕,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深圳分区分级分类实施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对已经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区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实行“一企一策”“一厂一案”。

      从严从实开展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3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保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保障好群众就医需求。

      连日来,辽宁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市民对蔬菜、水果、鸡蛋等生活必需品需求明显增加。疫情发生以来,山东有序部署,确保封控区、管控区内的急危重症等特殊就医群体得到及时安全的医疗服务。

      会议还强调要加强疫苗接种科普宣传,推进加强免疫接种,进一步提高接种率,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抗疫重在落实。疫情当前,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以迎难而上、时不我待、慎终如始的精神状态投入各项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尽锐出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落实落细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尽快控制住局部的聚集性疫情,坚决守住“外防输入”的防线,加强重点场所和重点地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进一步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坚持就是胜利,抗疫重在落实。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丝毫不可松懈。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们就一定能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场持久战,有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动态清零心得体会篇2

      3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17万例,上海连续多日本土新增感染人数超过1万例,疫情防控的形势严峻复杂。

      3月1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铮铮誓言背后是尊重科学、遵循规律。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期,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彻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把重要指示落到实处,同心协力尽快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动态清零”是真正以人为本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判断中国防疫成效的首要标准。

      从武汉保卫战的应急阶段,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全链条精准防控……回顾两年多来的抗疫历程,我国的防控举措、诊疗方案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调整。实施“动态清零”总方针,正是与传播力强的变异株多次殊死较量后的有效应对策略。

      3月以来,上海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10万例。

      快速攀升的曲线,让风险外溢的概率成倍增长,也带来医疗资源“挤兑”的巨大风险。

      尽快迎来拐点,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期盼。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在吉林,救治数据发出强烈警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吉林医疗救治组专家对当地情况分析发现,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患者等基础情况差、免疫力低的人群,病毒威胁更大。

      坚持“动态清零”,就要最大限度缩小疫情影响范围,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重症和死亡。

      抗击疫情的中国答卷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动态清零”是真正以人为本——

      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动态清零”,才能把疫情对普通人的冲击降到最低,才能尽快按下“恢复键”,让烟火气重新回归。

      正是有了“动态清零”这个“1”,才有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这些后面的“0”。

      从武汉到南京,从额济纳旗到西安……坚持严密科学的防控,中国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成功控制住由德尔塔变异株引发的疫情,靠的就是“动态清零”的坚定决心。

      以中国14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如不及时从严防控,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中国医疗体系面临被击穿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疫情水平均在短时间内上扬。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所谓“群体免疫”“自然免疫”的消极处置方式,导致感染和病亡人数高居不下。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一些奉行“共存”策略的国家面临这样的状况:

      感染—康复—再感染,暂停—放开—再暂停……德国联邦卫生部长4月6日已经宣布,将恢复新冠感染者强制隔离义务。

    动态清零心得体会篇3

      近期,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压力持续增大。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更为细心,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从严从紧从快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密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定信心,不必惊慌失措。对近期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应该高度重视,但不必惊慌失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打响了抗疫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以最快的速度有效控制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针对疫情形势变化,我们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对于抗疫我们一定要坚定必胜信心,坦然面对、积极应对,凝聚各方强大合力,从容有序采取精准措施,万万不可乱了方寸和阵脚。

      保持耐心,不能厌战懈怠。“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目前境外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不少国家病例数呈现快速反弹趋势。当前传播的毒株主要是德尔塔变异株,具有载毒量大、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加之当下正值暑期,人员外出流动增多,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我们必须坚持慎终如始,时刻保持耐心,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性,切实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做好较长时间“打硬仗”的思想和工作准备,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落实防控措施,做到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久久为功。

      更为细心,不可疏忽大意。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必须落实落细防控举措,万万不可因疏忽大意给狡猾多变的病毒传播以任何可乘之机。各地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兜紧防控底线,全方位织密扎牢疫情防控安全防护网,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严格进出京管理,做好“人物同防”“闭环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无盲区、无漏洞。各类公共场所要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加强通风、消毒、清洁卫生,将体温检测、人员出入管理、核验健康码等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个人要切实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积极完成疫苗接种,人人争做抗疫战斗员,构筑强大免疫屏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没有假期。面对压力持续加大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树牢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真正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采取更加坚决、更加严格、更加有效的措施,举一反三、查找漏洞、扎紧篱笆,发扬“钉钉子精神”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尽快遏制住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确保战“疫”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动态清零心得体会篇4

      在当前阶段,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

      梁万年表示,从全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处于大流行期,远远没有结束,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周边国家和地区新增病例快速增长。“也就是说,和新冠肺炎病毒的斗争不但没有减轻压力,实际上是压力持续加大,所以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梁万年说,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死率和德尔塔相比有所下降,可能会产生一些麻痹思想,出现一些误解,比如认为奥密克戎是温和的,它就像流感一样。“但是,认为奥密克戎就是‘大号流感’现在还为时过早。奥密克戎传播快,短时间内的感染率高,受感染的人群绝对数就大。在感染的人群当中,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绝对数就会高,这对社会和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危害。”

      “要坚持总策略和总方针,就是要巩固我们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效。”梁万年说,实践表明,中国已形成一套有效的防控理念、策略和做法,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有效平衡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关系。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梁万年表示,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进一步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信念。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梁万年表示,多地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并不意味着我国防控策略、方针和措施无效。但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存在差异,疫苗接种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加上老年人口基数大,对于点多、面广、频发的情况,必须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性,下大决心、下大力气尽快控制疫情,避免造成持续性的社会传播。

      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包括发现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梁万年说,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强、隐蔽性强的特点给当前疫情防控增加了不少难度和挑战。

      如何更加全面、精准地进行疫情防控?

      “关键是如何早发现,以及发现以后如何快速采取措施。”梁万年说,“快”和“早”非常重要,要继续加强监测,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机构的监测,并且做实做细。一旦出现疫情,必须快速出手,拿出和病毒赛跑的态度采取措施,怕的就是存在犹豫和侥幸心理。快速的同时,还要强调精准。要进一步精准识别密切接触者,精准划分管控区、封控区,精准进行相应的干预。

      信心非常重要,要保持战略定力

      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策略一方面要快速识别、处置疫情,切断疫情传播链。另一方面也要求精准防控,也就是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平衡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日前公布的新版诊疗方案做出了一系列调整,比如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这并不意味着放松了对轻症患者的关注和管理,而是在资源配置上作出调整。恰恰证明了中国的抗疫是与时俱进的,正在科学、有序地推进。”梁万年说。

      梁万年表示,从人类和疾病的斗争史来看,人类最终一定能战胜疾病。“这个胜利什么时候到来?要看我们的科技手段、防控策略和措施等一系列要素。在和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过程中,疫苗是非常有效的武器,一些抗病毒药物也正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药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健康素养等等,都是我们的希望。当前,信心非常重要,要保持战略定力,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

    动态清零心得体会篇5

      只有保持必胜信心,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政策,才能尽早控制局部疫情暴发,才能尽快还老百姓以正常生活。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层面,要加大对受冲击的市场主体纾困帮扶力度,对居民生产生活中遭受的实际困难切实予以解决。我们相信,疫情是可控的,影响也是暂时的。

      在这场大战大考前,容不得丝毫犹豫,来不得半点松懈,只有尽锐出战、拒绝“躺平”,才能早日战胜疫情,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常态,有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群众自我防护等各类科学知识、应急技能,普及各类运动、饮食、卫生、医学常识等健康知识,让科学精神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不仅能够及时回应大众关切,缓释公众焦虑,更能让科学防疫贯穿常态化疫情防控全过程,引导群众采取科学手段防疫,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习惯,共同构筑科学防疫的坚强屏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疫情大考,是对科普工作的挑战,更是对全社会的考验。让“科普动起来”,不仅是科普工作者的“业务事”,更是全社会的“份内事”。要把科普之“动”更多体现在“横向联合”“纵向联合”上,对接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科普需求,架起科普“连心桥”、服务群众“零距离”,在“科学”和“精准”上做足文章,把有形和无形的防疫网扎得更密实,让“科普动起来”,真正“动”在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上,让防疫更有支撑、更有靠山,更加精准和高效。

    动态清零心得体会篇6

      “疫”路上中华儿女发扬着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守望相助、协和万邦的民族精神,是让疫情积极向好的重要法宝。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谢谢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你们为抗疫做出的点点滴滴让中华民族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的年轮中熠熠生辉,你们的平凡坚守与担当标注出闪亮的民族精神坐标。

      万众一心,铸造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疫情发生后,从中央到各级党委,基层组织,全国上下,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民配合,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全国一盘棋,全国人民一条心。上下同欲者胜,万众一心者兴,经过大家的艰辛付出,今天疫情防控取得积极向好变化。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疫情无情,大爱无疆,战疫场上,有的出钱,有的出力,大家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大家齐心协力,无惧风雨,终见今日之彩虹,众志成城,必能一往无前,这种精神所汇聚起的磅礴力量必将是书写精彩华章的催化剂。

      自强不息,激发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动力。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泱泱中华五千年,注定了她的不平凡,注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胸怀宽广博大,她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战疫场上,没有“基建狂魔”“白衣天使”,有的只是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中国脊梁”。中华儿女能吃苦,不言败,与时间赛跑,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一件一件小事做实做细,创造了战疫的大国传奇。中华儿女敢担当善作为,尽心尽责尽力,甘于奉献,义无反顾向前冲,始终保持斗志昂扬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走实走深,尽全力与病毒赛跑,以“拼命劲”为疫情大考交出合格答卷,向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致敬。

      守望相助,奠定抗击疫情的坚实基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传统成为我们抗击疫情的坚实基础。大灾显大爱,患难见真情,一次次火速集结的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场景。“疫”路上无数中华儿女在“小家”与“大家”面前,在亲情与责任之间,作出了义无反顾的选择,展现了勇往直前的胆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回首“疫”路上,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力量默默奉献着,他们用自己的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爱的力量亦会众人拾柴火焰高,暖心聚力,迎来了今天的优异成绩,中国人好样的,中国精神,奥利给!

      协和万邦,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中国政府采取的防疫措施与救治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的蔓延,坚持公开透明,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其他国家共同抗疫。抗击疫情的中国行动、中国方案、中国精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感受到了中国的力量与决心。面对疫情,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向国际社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积极与他国共享防疫经验,派遣专家奔赴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中国防疫经验迅速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了大国的情怀,中国这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风雨压不跨,苦难中开花。中华儿女用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守望相助、协和万邦的干劲让中华民族精神熠熠生辉,中华儿女用担当与责任标注出了闪亮的民族精神坐标。谢谢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你们是如此伟大,要对自己说一声“感谢拼命的自己”。春天来了,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让我们迎风奔跑,书写灿烂辉煌的中国新时代新篇章!

    动态清零心得体会篇7

      面对新的防疫形势,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担当,要讲自律。从大局上,每个公民要认清形势,自觉在防疫这个大局下行动,做到令行禁止。从个体微观上,要认识到每个人的担当、行动都是为防疫作贡献。例如,一以贯之地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不聚集,主动出示健康码,配合体温监测等。而作为单位或者社区的防疫志愿者,也要守土尽责,把控好防疫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堵住每一个漏洞,只有这样众志成城,才能限度地消除每一处隐患,以“小”力量筑牢防疫“大”防线。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清零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