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策划方案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工作要点 事迹材料 专题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述职报告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策划方案
  • 党建材料
  • 疫情防控
  • 教案设计
  • 工作要点
  • 事迹材料
  • 专题范文
  • 革命理想高于天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2-08-11 09:06:02 来源:公众文档网 公众文档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革命理想高于天心得体会6篇

    篇一:革命理想高于天心得体会

    干部学习 遵循重要文章《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心得 体会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文章指出,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面对新环境、新形势、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点亮理想信念之“灯”,对党忠诚、滋养初心、为民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铮铮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勇毅奋斗、坚毅前行。

      对党忠诚,补足“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坚持的初心,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远忠诚。对党忠诚是根本要求,忠诚于党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底色。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党看一名干部是不是理想信念坚定,首先是看其能不能做到对党忠诚。换句话说,能不能做到对党忠诚,决定着一名党员的存在价值。对党忠诚要常常讲、天天讲、时时讲,才能凝心聚力画好事业发展“同心圆”。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干事创业的定力,以对党绝对忠诚的意志品质干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路。

     熟读精思,扣好“理论之扣 ”。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理论精髓、升华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深入学习百年党史,从中体会与感悟大历史观,始终站在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复兴伟业的宏观角度看待问题,以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发展事业。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坚持从党的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坚持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精准把握大局大势,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在理论学习中叩问和守护初心,在理论的滋养下补钙壮骨,在把握大局大势中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

      奉献为民,坚守“赤子之心”。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强大依靠,只有扎根于群众,紧紧把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为民服务作为最重要的任务,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听民声、知民意、察民情,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求实

     奋进的工作精神凝聚力量,把强烈的宗旨意识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理想信念决定了骨头的硬度,决定了干事创业的成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不懈努力、奋发作为,在伟大的时代干出伟大的业绩。

    篇二:革命理想高于天心得体会

    信念不坚定就会得“ 软骨病”

     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 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 候补委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

     “革命理想高于天。

     没有远大理想, 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 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 上述论述, 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刻认识理想信念的重大意义、 始终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价值取向、 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者和忠实践行者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理想信念是无价之宝

      理想信念的价值高于天。

     理想信念是主体对客体稳定、 持久的确信心态和价值认同, 是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事业观的最高统摄, 是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和最高主宰,是衡量利害关系和选择精神追求的最高准则。

     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内容和奋斗目标的革命理想, 具有科学的预见性、 坚定的目标性和长远的导向性, 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穿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并且事关其成败的思想基础、 行动指南、 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其价值的至高无上性,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 ”‟。

     理想信念的坚定是最根本的坚定。

     理想信念的力量大于天。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奋发前行的精神动力。

     正像巴尔扎克说的:

     “一个能思想的人, 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

     伟大的理想产生伟大的运动。

     实践证明, 理想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既是任何人、 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也是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民族复兴的核心能量。

     理想信念的作用大于天。

     理想信念是精神家园的门卫, 是思想领域的火炬, 是冲锋陷阵的号角。

     理想信念的强大社会历史作用, 集中表现为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 社会秩序的调控作用, 社会力量的凝聚作用, 社会行为的选择作用。

     没有理想信念, 民族就没有前途,国家就没有希望, 政党就没有生命, 人生就没有动力。

     我们党诞生以来, 由于始终高举革命理想的熊熊火炬, 才英勇悲壮地渡过了无数急流险滩, 走出了茫茫雪山草地, 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 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没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就没有党和党的一切。

     坚持远大理想与现实工作的统一

      我们党是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论者。

     没有远大理想, 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 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而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古今伟业, 竟成以实。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 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 更加针对发展难题、 更好回应人民期待的新要求。

     这些目标要求, 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新要求相衔接, 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 更与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新向往相呼应, 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受鼓舞和充满期待。

     正如习近平同志饱含深情地指出的,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 工作得更好、 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性质、 宗旨、 奋斗目标, 决定了实现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统一性。

     坚持实现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就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切实解决群众的上学、 就业、 就医、 住房、 养老、 安全、环境等突出问题, 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

     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 抓紧民生之本、 救助民生之急、 排除民生之忧、 解脱民生之困,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更广泛的普通民众。

     做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者和忠实践行者

      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

     坚持知行合一, 忠实践行理想信念, 是理想信念的生命所系和价值所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我们党之所以能在 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自己的根本性质和立党宗旨, 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只有把带领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责任,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 才能获得更广泛更强大的号召力, 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执政基础。

     忠实践行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的苦乐观。

     坚持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是我们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先公后私、 先人后己、 先忧后乐的价值原则的根本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党要实现“两个百年” 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迫切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 继续保持和弘扬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的精神, 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忠实践行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的苦乐观, 就是要把吃亏留给自己, 把好处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 把利益让给群众; 把艰苦留给自己, 把快乐让给群众。

     只有苦群众所苦, 才能乐群众所乐, 才能乐在其中, 才能真正实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

     忠实践行勤奋工作、 廉洁奉公的价值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既是凝心聚力的中国梦, 又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忠实践行勤奋工作、 廉洁奉公的价值观, 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 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天职, 真正把精力和才干集中和用在为党和人民工作上。

     只有这样, 才能坚守正确的苦乐观和利益观, 才能扎扎实实做事, 清清白白做人, 干干净净做官, 才能淡泊名利、 廉洁奉公、 无私无畏、 勇往直前, 心甘情愿、 毫无保留地为国家、 民族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

     忠实践行为理想而献身的人生观。

     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 去奋斗、 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是检验每个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有无和坚定与否的最高标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没有烽烟的新的“革命征程” 中, 共产党员要做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者和忠实践行者, 仍然需要继承和弘扬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种革命热情, 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那么一种献身精神, 才能有效迎击和化解面临的“四大考验” 和“四种危险” , 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 就会得‘软骨病’ ” 。

     这段论述, 把人的生命元素“钙” 引入政治生活领域, 高度概括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科学分析了信仰迷茫的严重危害, 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理想信念对于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巨大作用。

     钙, 是一种金属元素, 以化合物状态存在, 在工业、 建筑工程和医药上用途很大。

     在人体中, 钙的含量约占人体质量的 1. 4%, 如果钙含量不足则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人体重要元素“钙” , 具有深刻的内涵。

     第一, 形象地说明了理想信念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决定性作用。

     钙是一种功能强大且化学性质十分活泼的物质, 能够与许多物质合成生成新的物质。

     跟氧化合生成氧化钙, 常温下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加热时几乎能还原所有金属氧化物, 熔融时能还原金属氯化物。工业上使用的合金脱氧剂、 油类脱水剂、 冶金还原剂以及电子管中的吸气剂等, 都离不开钙。

     人能够健康的生活有钙的巨大功劳。

     无论肌肉、 神经、 体液和骨骼中的蛋白质都由钙离子结合而成。

     当钙约占体重的

      1. 5%~2. 0%时, 才能保证人的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 意在告诉我们, 在人的精神世界里, 也有一种“钙” , 它左右人的灵魂, 激发人的斗志, 指导人的行动。

     它在人的大脑中含量越充分越能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是理想信念。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就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同人体中的钙一样, 充分的含量是前提, 只有熟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忠诚党和人民, 才能保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就像人体里的钙是生命元素一样, 理想信念能够决定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向, 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与学习结合产生智慧, 与劳动结合产生财富, 与创新结合产生发明, 在饥寒的年代里创造温饱, 在温饱的年代里创造文明, 在离乱的年代里创造安定, 在安定的年代里创造繁荣。

     因此, 必须把理想信念看作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去认识, 去加强, 去珍惜。

     第二, 形象地说明了信仰缺失的现实危险。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明确指出:“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 就会得‘软骨病’ , 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 道德上堕落、 生活上腐化。

     ” 这一分析切中时弊, 抓住了要害。

     从生命科学角度讲, 人体内 200 多种酶靠钙激活, 以保证各器官正常运转。

     钙的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存在于血液等软组织中, 构成骨骼和牙齿, 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人一旦钙摄入不足, 首先影响血液循环, 接着发生破骨作用, 长期处于负钙状态, 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高血压、 肾结石、 结肠癌、 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告诉我们, 就像人体中长期缺“钙” 会出现各种病症一样, 一个共产党员、 领导干部, 如果不注意加强世界观改造, 不能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指导行动, 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 就会患精神上的“软骨病” 。

     这种“软骨病” 首先从动摇信仰、 淡漠信念开始, 不信马列信鬼神, 把理想信念庸俗化; 继之, 忘记大目标,追求局部利益、 个人利益, 信奉金钱至上、 名利至上、 享乐至上; 发展下去, 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 就会迷失方向; 在金钱面前, 就会挺不起胸膛; 在美色面前, 就会甘当“俘虏” 。

     因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 干部站稳政治立场、 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

     ”

     第三, 形象地说明了坚定理想信念不会一劳永逸。

     人体中的“钙” 具有挥发性, 就骨钙而言, 自 20 岁起, 骨质密度即开始缓慢减少, 30 岁以后减速逐渐加快。

     因此, 需要天天补钙。

     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告诉我们, 同身体需要补钙一样, 强固理想信念之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这是因为, 实践在发展, 认识在深化, 理论在创新, 党在不同时期会对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

     还因为, 理想信念每天面临着现实生活的考验, 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挑战, 或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的对抗, 或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交织对党的领导的影响,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经济理念对我们坚守的政治信条的冲击等。

     所有这些, 都使精神之“钙” 每天被机体吸收, 功能也逐渐弱化, 向每个共产党员提出了天天“补钙”的要求。

     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 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政治智慧, 巧用一个字, 就把“理想信念” 这个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拉近了与每个人的距离, 加深了对坚定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钙” 论, 为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必须深刻认识精神之“钙” 的巨大功能, 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当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

     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来源于对它的理解认识程度。

     认识越深刻, 意志越坚定, 行动越自觉。

     因此, 必须不断加深对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重大作用的理解。

     理想信念说到底是相信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 相信不相信共产主义的理想能够实现, 相信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 承认不承认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如果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就动摇了我们党的合法性, 因为自党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 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定为实现共产主义; 如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自信, 就否定了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的历史和其间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 因为这条道路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 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 如果不能把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坚守的话, 就否定了自己的奋斗历史, 因为我们都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成长起来的。

     因此, 必须倍加珍惜我们确立的崇高信仰、 共同理想, 把理想信念当成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政治灵魂, 当成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

    篇三:革命理想高于天心得体会

    篇 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人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理想信念有什么作用?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统一考试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 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

     这个理想信念, 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党员干部有了 坚定理想信念, 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 走得远; 没有理想信念, 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 就经不起风吹浪打, 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 甚至临阵脱逃。

     形成坚定理想信念, 既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 经受考验。

     年轻干部要牢记, 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 需要常修常炼, 要信一辈子、 守一辈子。结合材料分析:

     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人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理想信念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 在人生发展过程中,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因为理想信念指引 奋斗目 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1、 理想信念指引 奋斗目 标。人的理想信念, 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因此,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 塑造和成就自身。

     只

     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 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 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2、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人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 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 标, 这需要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3、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才能明确学习 的目 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 努力掌握建设祖国、 服务人民的本领。

     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向机制, 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

     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行稳致远, 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

     志存高远的人, 再遥远的地方也能达到, 再坚固的东西也能突破。

     在革命、 建设、 改革各个历史时期, 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 , 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精神力量。

     参考答案 2 1、 对人生的指引作用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理想信念就是人生引 航的灯塔和远航的风帆。

     没有理想信念

     的人生,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 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2、 对人生的激励作用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 的的最高体现, 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 可对人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鼓励自己不断前进, 保持乐观的心态。

     3、 对人生的实践作用理想信念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 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有实现可能性的、 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 是人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有了 坚定的理想信念, 人生的目 标才能逐渐实现。

     4、 指引奋斗目 标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 标, 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

     要使生命富有意义, 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 标的指引下, 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 精神振奋, 即使前进的道路曲折、人生的境遇复杂, 也能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参考答案 3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

     有无理想 信念,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决定了 人生是高尚还是充实, 还是空虚。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 成就事业, 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

     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要追求和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 人生是小舟, 那么理想和信念就是引导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

     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 就像失去了 方向和动力的小船, 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 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

     在人生的历程中, 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 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 和前提, 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的保障。

     在很多的情况下, 理想亦是信念, 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 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 当信念作为理想时, 它是与奋斗的目 标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

     要使生命富有意义, 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 标的指引 下, 沿着正确 的人生道路前进。

     理想信念对人生的历程起着导航 的作用, 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时器。

     理想信念一旦确立, 就可以 使人的方向明确, 精神振奋, 不论前进的道路多么的曲折, 人生的境遇多么的复杂, 多可以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 看到未来 的希望和曙光, 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理想和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 标奋斗前进的动力, 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一个人有了 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就会以惊人 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 成就事业, 创造奇迹。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 最终成就伟业,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 因而具有锲而不舍的动力。

     与次相反,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就有可能浑河噩噩。

     虚度一生, 甚至腐化坠落,走上邪路。

     在革命战争的年代,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极端困难和严酷的条件下, 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夺取革命的胜利, 就是由于党的教育, 培养出了 一批批有坚定信念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革命的战士, 他们前扑后继, 流血牺牲, 用 自 己的生命和热血, 唤醒了 民众, 战胜了 敌人。在和平建设时期, 千百万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同样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 克服重重的困难, 改变了 我国一贫二白的面貌, 在建设 和改革的事业中取得了 举世瞩目 的伟大的成就。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所承担的任务与以往不同了 , 但是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同样需要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 像他们一样坚定理想信念, 培养克服困难和应对挑战的坚定意志。

    篇四:革命理想高于天心得体会

    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心得体会

      会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心得体会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讲话中,总书记罕见地十次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彰显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排难奋进的坚定意志,体现了我们党理想如初的奋斗精神、信念弥坚的赤子之心,它贯穿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大会的主题、讲话的灵魂。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好总书记七一讲话,就必须深刻理解“不忘初心”丰富、科学的思想内涵。

      初心,是起点、初衷、本色,意指做某件事最初的原因。初心纯洁、热烈、美好、执着,是逆流而上的动力,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出发点上的责任与担当,起跑线上的恪守与坚持。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们的初心也渐渐淡去,迷途难返、歧路徘徊。所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实现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誓言,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就是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不忘当初从什么地方出发、为什么出发;就是不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是不忘根本,不忘本源、本质、本义、本分、本职。

     不忘初心,就是永远保持崇高追求,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坚持不忘初心,保持崇高追求,就要牢记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且要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要牢记党从成立起,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在风雨如晦、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几百个政党昙花一现,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而我们党却能够经受住一次次的挫折而一次次地奋起,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的精髓、核心和灵魂。在 95 年光辉的奋斗历程中,党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震古烁今,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世所罕见。过程中,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有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有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既充满艰险又充满神奇,既历尽苦难又辉煌迭出,之所以能够这样,就是因为不忘初心、革命理想高于天。

     300 多万烈士,以生命诠释着理想和信仰;8000 多万党员,以汗水谱写了富强与荣光。共产党人以“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的牺牲精神,以“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壮志豪情,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筚路蓝缕,笑对生死,愈挫愈进,致力推进人民解放,矢志实现民族复兴。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我们一定要铭记无数先烈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让理想之火永续,信念之光永存。

      不忘初心,就是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之际、在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的生死关头诞生的。一批先进分子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建立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

      初生的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抉择。这种奋斗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敏锐洞察力。针对黑暗的政治局面、悲惨的经济生活、腐朽的社会现象这些易于引起革命爆发的因素,共产党人努力把各界人民的革命要求和愿望引导到革命的轨道,勇敢

     地肩负起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这种奋斗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开天辟地的非凡胆略和勇于创新的伟大气度。

      13 名代表,在四尺见方的斗室中,讨论党的纲领,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种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的源头活水。

      在艰苦卓绝、“向万死中觅一生”的历史条件下,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继承、升华、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用理想和信念、青春和斗志、热血和生命、牺牲和奋斗,铸就了光照千秋的中国革命精神。

      历经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的发展、延安精神的集大成、西柏坡精神的丰富,不仅在内容上日益凸显出中国特质,而且在形式上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种精神拥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等一脉相承的思想内核,具有把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相结合的实践属性,具备崇高的道德力量。

      中国革命精神是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中国共产党人具体言行中的反映,是当代中国精神中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的源头,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的中国精神的先进内核和宝贵精华,具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因而,不仅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生命之源、精气之神,也是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永恒精神动力。

     不忘初心,就是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确立人民立场,牢记根本宗旨

      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首先要确立人民立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最伟大的力量。

      其次,要贯彻群众路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靠山。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不走群众路线就不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历史。“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到战场。”革命战争年代的这首歌谣,见证了亿万人民一心跟着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付出的巨大牺牲。

      第三,要牢记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就要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宗旨,永远把人民群众作为力量源泉,永远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忘初心,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牢记“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庄严承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不忘初心”,体现了党的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忘初心,才能使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奋斗中创造奇迹,在挫折中重新奋起,在绝境中浴火重生。不忘初心,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不忘初心,才能永葆党的青春活力,才能面对未来、面对挑战,继续前进。

      会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心得体会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主要从八个方面阐述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保持建党时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走过的路、不忘为什么出发,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总书记的讲话充满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对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奋斗的赞誉和自豪,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豪情万丈,催人奋进。

      回顾党建立以来 95 年的历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会使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 95 年来之所以能够风雨兼程,取得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不仅在于中国共产党善于创新、勇往直前,更重要的是善于坚守,只有善于坚守,才能使党不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忘初心,才能使党与各族人民一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在今后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善于坚守:

      首先是要始终坚持当初选择的科学理论。科学的理论能够使一个政党正确认识历史规律、更易把握历史趋势,使自身的使命与历史发展相符合。近代世界很多思想理论在中国都经历传播,交锋与碰撞,多次曲折与反复,马克思主义最终被中国历史发展证明是正确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无论是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艰辛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开拓进取的改革开放时期,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丝毫动摇。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成为判断一个政党是否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标志之一。世界上不少无产阶级政党变色、瓦解,最重要的就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也使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推动历史前进最有力的武器,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抵御各种风险、纠正自身错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主要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其次是要始终坚持当初选择的目标追求。就是要始终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的纲领。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个理想就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入党时

     候的庄严宣誓,是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追求,实现共产主义,也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最终历史使命。历史上,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能够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追求。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政党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价值表现。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依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党追求的目标远远没有实现。因此,坚持党最初选择的目标追求,在 95 年后的今天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路上的灯塔,坚持这个远大的目标不动摇,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战略定力的坚实基础。

      远大的目标需要全党踏踏实实的工作,高尚的价值追求需要每位党员日常点滴生活中去践行,每位共产党员都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推动者。

      再次是要始终坚持当初选择的事业。人无业不立,党无业不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走过 95 年辉煌历程,就是党自觉肩负起了不同历史阶段赋予自己的事业和使命。在革命时期就是完成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在建设时期就是确立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时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改革的深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党的事业的角度来看,都是党清醒的认识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制定实现奋斗事业的具体路径。最终目标,就是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人类生产方式的进步,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

      最后是要始终坚持当初选择的搞好党自身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力量的源泉,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全部战斗力的源泉在于党铁的纪律。因此,搞好党的建设,首先是党要始终确立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使党始终保持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党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保障。我们党只有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够胜任执政党的使命。

      历史一再表明,铁的纪律是党取得胜利的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是取得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保证。如果治党不严、管党不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的会被历史所淘汰。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对政治生态的最大危害,全体党员只有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作为执政党,最大的威胁是腐败,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是水火不融的。有腐必反,有错必纠,

     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更是党性的要求,是保持党的初心的要求。

    篇五:革命理想高于天心得体会

      传承红色基因体会文章-革命理想高于天

      2020 年 5 月,正值全国两会,中央电视台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湖南篇》一经播出,立刻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引起网民热议和惊叹。人们第一次从空中鸟瞰湖南全域全景——那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九曲回环的浏阳河、奇秀隽美的天门山、白雾漫漫的小东江、瀑布飞流的芙蓉镇、古色古香的凤凰城,时远时近、若隐若现,锦绣潇湘、美轮美奂。

     几年来,我在三湘四水的调研考察途中,有机会深入湘西、湘东、湘北、湘南、湘中的家园深处,近距离感受灵韵湖湘之美。这里山雄,武陵山、雪峰山、五岭山、罗霄山,崇山峻岭、莽莽苍苍;这里水碧,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洞庭湖,星罗棋布、漫江澄澈;这里景秀,潇湘夜雨、平沙落雁、洞庭秋月、张家仙界、崀山丹霞、衡岳灵秀、巴陵胜状、酉水画廊,如诗如画,闻名遐迩。

     一方山水育一方文化。富饶美丽的 21.18 万平方公里湖湘大地,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从“上下求索”的三闾大夫屈原,到华夏四大发明者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从宋明理学之祖周敦颐,到奠定湖湘学派规模的张栻,从集理学之大成者王船山,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

      2 “求仁履实、通经致用”的湖湘学风、 “体用合一、内圣外王”的湖湘学派、“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湖湘精神,汇聚成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至近代,湖湘文化更为昌盛,英才豪杰辈出不穷,涌现出几批人才群体,功业鼎盛,无出其右。其一,以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为代表的湘军群体,他们组建的湘军在与太平天国、捻军的征战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纵横天下,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其二,以维新志士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们倡办时务学堂,创办《湘报》,宣传“维新”,使湖南成为当时全国最活跃的省份,谭嗣同、唐才常等为救国图强而流血牺牲。其三,以黄兴、宋教仁、蔡锷、蒋翊武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主将群体,他们投身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孙中山统领下推翻封建制度,为中国现代化之路扫除了最大的障碍,翻开了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这三个群体中,尤为人们关注而广为传播的当数曾国藩及其湘军。

     湘军,是晚清重臣曾国藩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而创建的一支有别于经制八旗、绿营的勇营武装。因这支军队带有浓厚的地缘和血缘色彩,其兵勇和将领大都是湖南人,而被人们称为湘军。尽管湘军后来式微,但是因其创办人曾国藩的个人精神追求和肩负统治王朝振兴的使命,使得湘军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地方武装,成为近代中国军事精神的写照。至今,湖南人仍然乐于将本省的行业龙头、翘楚、品牌冠以湘军的

      3 名号,诸如“文学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工程机械湘军”等等。

     然而,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空间来看,在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湖南人物,无疑是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群体。他们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孜孜以求的奋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卓越贡献、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这是曾国藩创建的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旧式湘军不可望其项背的。这支中国革命的红色湘军更值得歌颂、纪念和研究。

     这是属于人民的红色湘军。她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刻入骨髓、融进血脉。毛泽东曾说:“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亲自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发动秋收起义,将工人、农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蔡和森提出“伸张民气”,粟裕自称“沧海一粟”而心向人民,徐特立病危时将急用的两瓶血浆让给一个大出血的产妇。以他们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心中装着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成就了一支“即便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红色湘军。

     这是功勋卓著的红色湘军。他们是党的重要创始人,党成立前的 8 个地方组织中,湘籍革命家参与发起成立的就有5 个;出席党的一大的 13 名代表中,湘籍占 4 名;全国 53名党员中,湘籍近 20 名。他们是党的指导思想的主要贡献者,以毛泽东为主,蔡和森、刘少奇、任弼时等为创立毛泽

      4 东思想贡献了智慧结晶。他们是党内正确主张的主要代表,在与右倾机会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以及教条主义等错误的斗争中,刘少奇、罗荣桓、萧劲光等湘籍革命家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他们是革命军队的主要缔造者,著名的三大起义中,湘籍革命家作为领导骨干的就有 2 次;毛泽东、贺龙、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的起义部队先后被改编组建成了红一军、红二军和红五军。他们是重大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毛泽东指挥的三次反“围剿”成为军事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彭德怀组织的百团大战毙伤日伪军 2.5 万余人,粟裕、陈赓、罗荣桓、谭震林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五位司令员彭徳怀、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都是湘籍战将。

     这是将星璀璨的红色湘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支红色湘军经过 20 多年浴血奋战,走出了一大批军事家、革命家。在中央军委 1989 年和 1994 年正式确定的 36 名中国当代军事家中,湖南籍军事家有 15 位。在共和国开国将帅中,有湖南籍元帅 3 名、大将 6 名、上将 19 名、中将 45 名。同时,还有许多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没来得及授衔的高级将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到军队以外领域主持工作的未获授衔的高级将领,他们无不战功显赫、名震天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最为天下敬仰的是毛泽东同志。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战略家、军事家,成就了在中华民族站

      5 起来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丰功伟业。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这几年,在调研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故居、纪念地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湖南人富有革命和牺牲精神?为什么湖南这片热土盛产英雄和将帅?我在思索中不断探寻答案。

     时势造就英雄。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将中华民族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广泛传播,湖南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新民学会在传承湖湘文化精华的同时,为湖南进步人士提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和革命锻炼的平台。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勇于变革、善于斗争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群体,在大浪淘沙的中国革命斗争中脱颖而出。

     理想成就英雄。湖南人从来不缺乏理想,在革命战争时期更是如此。夏明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后英勇就义。何宝珍被捕后对敌人表示:“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革命者是杀不尽的。”我党早期著名领导人蔡和森、模范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工人运动领袖郭亮、毛泽东的战友和夫人杨开慧,还有陈觉、赵云霄夫妇等,一大批湘籍革命

      6 家、军事家正是以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用热血和生命铸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文化铸就英雄。湖湘文化,如果用写在湖湘大地上的诗歌来阐释,那就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杨度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彭德怀的“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受此熏陶,湖南人在近代中国革命的每个历史关头都能挺身而出,成为各个时期的革命中坚。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了铭记这 100 年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和纪念曾经战斗在这片土地上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把精神血脉里的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是我们这一代湖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热土洞庭,红色潇湘,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在心,十分关怀,作出重要指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特别要求湖南“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把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更好推向前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宣传开国领袖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和湘籍革命家军事家、牺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或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到军队以外领域主持工作的人民军队湘籍高级将领的光辉业绩,传颂他们传奇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熔铸成独树一帜的湖南红色基因,成为“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最好精神食粮。

     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相信,大力宣传湘籍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大力宣传红色湘军,将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能够更多地了解党史、军史、国史和中国革命史,一定能够在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用生命凝成的、超越时代的红色基因中“补钙”铸魂,一定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到底的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实践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于天 革命 理想